洪雅县中保高级中学高考复读政策,高考复读生新政策解读,并不是,目前并没有任何关于不能复读的消息。
但确实有很多地方,已经不允许公办高中招收复读生,如福建、贵州、云南等地。
2023届高考复读新政策
法律分析:2023年高考复读就新高考实施以来没有出台相关新改政策,老考生依旧能选择文理科进行复读。
新高考政策不在区分文理科,除了语数外三大科之外,去除了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的区别,另外英语考试个别地区可以多次考试取最高次成绩纳入高考总成绩。
“3+3”后要选择3门课程来作为高考科目,并不是单纯的纯文科和纯理科,二十考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最优搭配。
新高考并没有取消复读生政策,知识将复读生和应届生区分开,将其作为社会考生参加考试,各省也出台了对于复读生的衔接政策,只要符合调条件的考生就可以报名2023年新高考,其中,复读生不需要从高二读起参加合格性考试,只需要参加全国统考的语文、数学、英语3个科目,以及选择考试中的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3个科目的考试,具体的相关考试内容参照各省市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最新相关消息。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
第十七条 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国家建立科学的学制系统。
学制系统内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置、教育形式、修业年限、招生对象、培养目标等,由国务院或者由国务院授权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第二十一条 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国家教育考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种类,并由国家批准的实施教育考试的机构承办。
高考有了新政策,你失利了还会复读吗
新高考制度施行后,将会发生三个大的改变:第一个区别,新高考改革实行后,按照等级确定分数。
按照等级确定分数的意思是,考生的分数不再按照试卷的实际分数计算,而是按照排名计算。
比如排名前10的同学是100分,排名10-20名的同学是90分,以此类推。
第二个区别,新高考成绩更加重视高二学年的合格考试。
高三学生如果想要复读,意味着曾经考过的合格考试成绩作废,必须在紧张复读的那一年重新备考合格考试。
理科生需要分出精力学习政治历史地理,文科生需要花时间学习物理化学生物。
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习自己不擅长的科目,对于复读生来说压力很大。
第三个区别,英语考试方式有所变更。
新高考改革未实行之前,英语只有笔试,新高考改革实行之后,英语包含笔试、听力两大部分。
听力这部分需要在高二学年考试,一共考两次,分数最高的那次就是高考的听力成绩。
考生如果选择复读,意味着高二考过的听力成绩作废。
在复读那年,需要重新花精力准备听力。
这对于时间宝贵的高三学生来说,非常不值得。
不过具体要不要复读,还是需要考生自己来分析,在分析之后做出合适的决定。
1. 首先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
新高考制度实行后,高三学生决定自己要不要复读时,首先需要分析自己的情况。
比如,继续一年的学习是否有压力,新一年是否有足够的精力应付多余的合格考试和英语听力考试,复读跟随自己的内心等等。
2. 明确是否有多余的时间与精力学习。复读一年,不论对于学生还是家长,都有着非常大的压力。以前,很多学生在复读时都会思考一个问题,再一次高考是否能考到满意的分数,是否会比上一次更差。但是,高考改革后,学生更需要考虑的是是否有充足的时间学习,是否有充足的时间对于高三学生来说非常重要。3. 根据不同情况做出合适的选择。常言道,选择比努力更为重要,是否复读是一件比较让人揪心的事情,学生需要慎重决定,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选择。学生综合分析自身情况后,觉得可以再试试,那么可以选择复读,如果觉得压力太大,可以利用剩下的时间好好学习。。
高考复读政策2023
2023年高考复读就新高考实施以来没有出台相关新改政策,老考生依旧能选择文理科进行复读。
新高考政策不在区分文理科,除了语数外三大科之外,去除了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的区别,另外英语考试个别地区可以多次考试取最高次成绩纳入高考总成绩。
“3+3”后要选择3门课程来作为高考科目,并不是单纯的纯文科和纯理科,二十考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最优搭配。
新高考并没有取消复读生政策,知识将复读生和应届生区分开,将其作为社会考生参加考试,各省也出台了对于复读生的衔接政策,只要符合调条件的考生就可以报名2023年新高考,其中,复读生不需要从高二读起参加合格性考试,只需要参加全国统考的语文、数学、英语3个科目,以及选择考试中的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3个科目的考试,具体的相关考试内容参照各省市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最新相关消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二十一条 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国家教育考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种类,并由国家批准的实施教育考试的机构承办。
第四十三条 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权利:(一)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三)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四)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