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高中高考复读政策,有什么改变,很多同学想知道浙江省2023年高考复读生政策是什么,以下是一些相关信息的整理,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新高考政策对于复读考生的具体影响
1.复读一年面临诸多变数。从客观上来说有三点,第一,存在考试政策变化的影响,比如不少省份从明年开始实行高考改革,这样会对复读生带来怎样的影响尚不得而知;第二,存在试题变难的影响。从今年高考来看,高考试题越来越灵活,考察方式越发多样,更注重考试的广度和深度,对于仅仅习惯于做题训练的同学来说,会有非常大的影响;第三,存在复读生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影响。
2.从主观上来说,复读面临更大的心理压力以及再次失利的风险。复读这一年要承受更大的压力,因为要面临再次考不好,考不上理想学校的风险,而且这种风险还不低,历年复读的考生,真正提高特别多的不多,没有明显增长,甚至下降的也不在少数;而且复读这一年个人的心理状态,学习效率,各种意外突发情况等,都可能影响考试成绩。
总而言之,复读是个因人而异的选择,不一定所有的人都适合复读,同时新高考政策虽然不会取消复读制度,但是对于考生复读阶段的学习势必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小编在这里建议各位考生,要综合考量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是否复读。
急高考对复读生的政策
我是广东的复读生,这肯定不影响。
我第一次高考是3本,照样填了志愿,拿到通知书,我没去。
今年高考我一样被录了,我填的学校一样要我。
至于你说的那种【相同分数有10人,在这10人中我被录取的顺序被放在最后】的情况,只要你下年不填回录取你的学校就没事。
2023高考复读政策变化
目前为止大部分地区的复读规定并没有发生变化,不过,也有部分省份的复读规定略有改动,比如:。
四川。
2023年4月,四川省教育厅发布根据《教育厅关于规范2023年全省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表明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不得举办复读班,举办复读班的学校要严格登记学生信息情况。
贵州。
2023年4月20日,贵州省教育厅也发布根据《贵州省教育厅关于规范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其中二大类1小类中的第4点:严禁公办与民办学校混合招生,严禁公办普通高中招收复读生。
云南。
根据《云南省中小学生减负措施》一大类的第2条:普通高中一律不得招收借读生,择校生,公办普通高中不得招收复读生。
湖南。
根据《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第26条:公办民办普通高中均不得招收不符合我省普通高中录取政策的学生。
公办普通高中不得招收复读生。
黑龙江。
据大庆市教育局的行政问答,大庆市教育局表示:按照省教育厅规定,普通高中不举办复读班。
想再次参加高考的学生,可以社会考生身份报考。
从上面各省教育厅发布的消息可以看出,虽然对于全国各地并没有明确禁止复读,但已经有一些省份开始不允许普通高中(公办高中)开办复读班以及招收复读生。新高考存在“3+3”与“3+1+2”这两种模式,因此老师将分别为大家介绍在这两种模式下的高考复读的情况。(1)“3+3”模式采用这种模式的地区有浙江、上海、北京、山东、天津、海南。由于这6个省份2023年已经实行了新高考政策,因此对于这些省份的考生来说2023年的高考政策几乎没有变化,在复读上的影响也比较小。不过根据浙江省的相关规定在学业水平考试中,外语和选拔科目的成绩只有那一年有效。也就是说想要复读的考生以后需要重新参加学考。(2)“3+1+2”模式2023年高考采用这种模式的地区有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这些省份在2023年仍然采用3+1+2的高考模式,以湖北省和广东省高考政策最新规定为例:根据湖北省教育考试院规定:社会人员也可以报名参加合格性考试,社会人员可自主安排合格考试科目,复读考生也为社会考生。广东省教育考试院:高三考生复读时,以前的学考成绩同样可以使用,但需要根据新高考模式选科并确定合格性考试科目,按照选科结果类推合格性考试科目。从举例的内容中可以看出,实际上新高考对于复读生(社会考生/社会人员)并无明确要求,甚至在合格性考试的相关规定中,对于复读生的要求更加宽松。不过,虽然高考改革相关的政策并未详细规定,但复读生仍需遵守此前教育部、高校制定的复读相关规定,主要是不允许报考国防生及军校,还有个别专业将不招收复读生。而且在某些地区的的单招和提前招生中,对于复读生的专业、学校选择是有限制的。法律依据:《教育厅关于规范2023年全省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各地要按照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要求,促进普职协调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强招生和学籍管理,学校按照核定办学规模,严格执行年度招生计划,不得无计划招生和超计划招生、提前招生。起始年级不得出现超过55人大班额。省级示范性公办普通高中统招生计划的50%以上要合理分配到服务区内的初中学校,并适当向薄弱初中、农村初中倾斜。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不得举办复读班,举办复读班的学校要严格登记学生信息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