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备考语文重点关注,高考语文复习备考方案
2023年高考备考语文重点关注,小编就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关于2023年高考备考语文重点关注,下面开始吧。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培训心得600字二
有人说“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的确,不学习不进步实际上就是一种退步。成为一名教师已经一年了,经验增长了一些,但锐气与进取心也磨掉不少,有时甚至觉得浸在一堆堆的作业、备课本中都喘不过气来了,更别提还有顽劣的学生用他的懒惰和不上进触动敏感的神经。直到我参加了江苏省高中语文教师网络培训,为我提高自己打开了一扇窗。
从学习的内容来说,每一个专题的讲座都和我们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有关,专家深入浅出的讲解,课后的交流也让我深受启发,觉得有这么多的同行参与进来,发现自己困惑的问题也让他们头疼,终于觉得学习不是一件寂寞和孤军奋战的事。
从学习的效果来说,我觉得学到的东西也能在教学中迅速地应用起来,改善自己的课堂。比如,作文专题那一讲,老师讲了一堂如何打开学生思路的课,当时我就想这样的方法对指导学生的写作真的有用吗?没过几天,讲解单元练习里的一个作文题时,我就大胆地尝试了一下这个方法。那篇作文是一篇命题作文,文题是“记住这一天”,我指导学生先从“记”字入手讨论,再采用老师用过的方法,让学生大胆联想,看他们能想到什么,平时不怎么回答问题的学生也敢于开口说出自己的想法了。当时我就觉得这种打开思路的方法是值得尝试的,后来看学生的习作,虽然优秀文章仍是寥寥,但至少很多学生知道了应该从哪个角度写,可以写什么,我想这就是学习的收获吧。
通过参加这次培训,我在语文教学观念上面也有了新的认识。学生的学习不是单靠老师讲会的,更重要的是靠他们自己学会的。我明白了一些知识可以传授给学生,但是学生能力的提高更依靠他们的实践来培养。但是老师的讲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它也是非常必要的。老师要讲的是学生不会的、不懂的、想不到的,也就是要讲重点、难点、疑点。教师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更要发挥好自己的主导作用,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能力。
另外我也想谈谈,这次培训以后我以后在教学方面的目标:其次我谈谈我以后的目标:
1、针对教学经验不足,我决定在认真钻研新大纲,吃透教材的同时,虚心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及兄弟学校的同行讨教经验,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他们学习。
2、重视作文教学。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并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可以限时作文,45分钟写800字左右的文章。批改作文时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写评语时少批评多激励,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3、及时充电,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为教学工作注入新鲜血液,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
4、激发学生的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教师让学生结合个人爱好,选择一些相接近的名著阅读,还要边读边做读书笔记,记下优美文段,记下心得体会。
专家们的精辟讲座为我们一线教师的教学指明了一条宽敞的教学之路,让我们在教学中找到了方向,找到了依据,成为我们教改之路上的又一面旗帜,从而确定了教学研究的大方向。通过观看聆听专家们的理论见解,我再一次体会到语文教学的不定性,趣味性,可欣赏性,让我再次对研究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高考语文备考应该注意哪些要素
首先要重视基础文学基础知识非常广泛,有语音、文字、词语、句子、篇章、标点符号、修辞手法、文学常识、古代文学常识、作家作品、诗词鉴赏、语法应用等,一定要多读、多写、多摘录、多归纳。
其实要重视习惯的养成。
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具体来说可以表现为:北京新东方优能中学老师建议大家,还要注意归纳整理归纳积累自己感到陌生的音、字、词、成语,可以归纳积累课内外自己不熟悉的典故、名言名句、文学文化常识,还可以归纳积累做题时得出的各种规律和技巧。
关于如何处理学习,健身和休息与高考备考之间关系的英语作文
一、给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组后打“√”。
(3分) A.海伦不分昼夜,像一块干躁的海棉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 ) B.在清香的碧螺春荼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
( ) C.秦兵马俑维妙维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在雕塑史上决无仅有。
( ) D.一想到明天就要告别校园,我的心中就涌起了深深的眷恋之情。
(√) 三、临写下面的字,注意写得正确、美观。
(2分) 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
(6分) 1、写出古人刻苦学习的成语: 悬梁刺股 凿壁借光 以荻画地2、形容时间快的成语: 光阴似箭 日月如梭 白驹过隙五、理解运用古诗词(6)。
1、每逢佳节,我们会给远方的亲人写信或发电子邮件,可以引用(天涯若比邻)这句诗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2、六年的学习生活老师对我们倾注了满腔的热血,你由此想到了(老师如蜡烛,点燃自己,照亮别人)的名言,以此表达你对老师的热爱和赞美。
3、要写好作文,不光要看书,还要多参加实践活动,正如古人说的那样:“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六、课文积累感悟。
(10) 1、郭沫若的《白鹭》一文,赞美白鹭(不但)是一首精巧的诗,(而且)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请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白鹭的精巧体现在:(孤独而优美)。
2、“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
”请你当一回小导游,介绍一下某季节烟台的海:(你如果是夏天来烟台洗海澡的话,那就去开发区的金沙滩吧
海滩没有一块小石头,特别的干净
高考语文备考计划二
一、 复习计划
分三个阶段
1、五、六册语文课本的学习
2、第一轮复习,分两个阶段:
(1)文本复习及会考准备。重点是现代文字词、文学常识、精彩语段的复习和文言文字词基础的复习;
(2)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的划块复习。
3、第二轮复习,综合训练,抓得分点。
二、 关于第一轮复习:
1、 认真研究《语文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明确复习备考的方向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对高中语文课的性质、基本理念以及学生的发展目标都作了较为明确地论述,其核心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同时是高考出题的基本依据,也是我们复习备考不可偏离的方向。高考试卷的客观题由原来的20道减为15道,又由15道压缩为14道,诗歌鉴赏题改用主观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分值增加为8分。这些变动都明确体现着高考注重学生语文素质、语文能力考查的改革方向。
如果说“新课标”是通向高考彼岸的灯塔,那么,《考试大纲》就是航线,他为我们界定了高考的知识范围、考查方式(题型)、分值,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尤其要重视近五年高考考纲的变化,分析其变化的趋势、变化的背景,以便从容应对。
2、 认真研究高考试题尤其是近三年来的高考题
高考改革是稳中求变,在保持基本题型稳定的前提下,每年都有变革创新之处。尽管浙江省自2004年单独命题,但其试题类型试卷结构及命题方向都与全国卷是一致的。高考试题每年都在变,怎么变,变革的方向是广大高三教师都非常关心的问题,要想较为准确地把握这一点,最好的办法是到高考题里去找答案,通过对近3到5年高考试题的分析,是能够总结出规律的。比如文言文翻译,从 2002年单独设题,2004年又将赋分增加到8分,其目的就是考查学生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诗歌鉴赏从考查方式由客观改为主观题也是基于这样一目的。2005年,标点符号的考查形式也有可能采取给出一段文字加标点或放在短文综合改错中考查。因此,认真研究高考试题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第一年带高三的老师。通过研究高考试题可以从认识上缩短与高考的距离,找到应对高考的感觉,进而做到“三有:心中有高考,心中有题型,心中有方法。”
3、 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基本能力的培养
语言基础知识的复习首先是重视,学生往往很重视语音、词语、病句、标点、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等这些考卷中直接考查的题型,而对并非直接考查的基础知识的基础知识则重视不够。有些学生到了高三,对词类的区分、句子成分、单句结构以及修辞格的特点及用法还是模糊一团,这些知识搞不懂,直接影响了学生解答一些基础性题目的准确率
其次是要讲究方法。复习基础知识一方面要在基本概念和原理上花时间,另一方面注意例题的讲解,让学生明确类型类型、懂得规律、掌握解法。
新高考语文学科备考策略交流研讨会
(第二场)
10月29日由清大紫育主办的“新高考语文学科备考策略交流研讨会”圆满结束,来自全国各地四百余所学校和近两千余位主管领导、校长、骨干教师共同参与了学习研讨,会后好评如潮。应广大校长、老师的要求,清大紫育特开办第二场研讨会,给老师们提供一个提升的机会,使参训的高中教师能够掌握新高考语文学科的考核重点与教学方法,进而在后续教学中给学生以更专业的指导。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会议内容
1.尖子生培养的几个重要观点
①全面发展与学有所长---木桶原理和新木桶原理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培训心得600字三
一、转变观念仍是关键
新大纲、新教材的出台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是时代的要求,这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必须更新观念,尤其是教材观。解决了教材观才能谈改善教学,才能谈有效教学。注重人文性、注重能力的培养、编排体例新是新教材“新”的所在,我们要严格遵循新教材的编排体系、充分利用好课本、读本,吃透教材,宏观调控,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
课本是点,读本是面,我们须下大力气备课本、备读本,把读本分门别类的和课本相对应,做到课本、读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阅读和写作分开是新教材的又一亮点。写作要遵循创作的规律,采用阶梯式的训练方法,进行系统的记叙文、议论文的训练,让学生一步一个阶梯的在作文之路上成长,而不是在高一、二就是文体不限的高考式作文训练。
新教材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了明确的规定和具体的要求,不能随意化,要作为语文课的一部分,做到口语训练和课文教学互相渗透、互相促进。
二、语文是终身学习,教师也不例外。
新大纲、新教材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体语文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以适应教材和时代的要求。广博的知识、较高的语言水平和诵读能力是新形势下语文教师所必备的,“终身学习”不再是我们对学生的要求,更是时代对每位教师的要求。
三、抓住契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广大语文教师应抓住契机,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
采用形式各异的激励办法和开展各项活动。从课堂到课外,从一堂课到一个单元再到一册书,都要匠心独运的设计一定的检验学习效果、推动学习动力的办法。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时代的进步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又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为先进的手段和更为广阔的空间,语文教师应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手段,活跃课堂气氛,扩大语文外延。
四、运用“拿来主义”,大胆取舍。
对于新教材我们也应像 鲁迅 先生所说的那样“运用脑髓,自己拿来”,大胆取舍。课本上的篇目可以不讲,读本上的篇目可以精讲。另外,为新教材配置的新教参的可操作性差了,而是提供了尽可能多的参考资料,面对那些纷繁的资料,我们也必须采用“拿来主义”。
五、要善于总结和回顾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闪光的做法、独具匠心的设计,但却如过眼烟云,没有积累下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因此,教学中要善于积累经验和总结教训,最终形成一整套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
2023高考语文作文备考
I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我们现在的社会就像拼命奔跑的人,向着一个个新目标拼命奔跑.慌不择路.足良踉
跄跄,一边跑.一边丢东西.等跑到终点.才发现爷爷奶奶塞在我们贴身口袋里的祖传宝贝
都丢得差不多了。
一、注意比喻。“我们现在的社会”“向着一个个新目标拼命奔跑”比喻“现代社会的快速发
展,’.“爷爷奶奶塞在我们贴身口袋里的祖传宝贝”比喻“传统的美好的思想、道德、文化等”
二、注惫关系。要强调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要注惫继承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的美好
的思想道德.不能只谈继承传统文化.还要谈发展。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思想,如何在现代化的发展中继承传统的优秀文化.是值得思
考的、有价值的话题。
施一公
施一公的获奖评语:表彰他在解析真核信使RNA剪接体这一关键复合物的结构,揭示活性部位及分子层面机理的重大贡献。
施一公1967年生,博士,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主要运用生化和生物物理的手段研究细胞调亡的分子机制、重要膜蛋白以及细胞内生物大分子机器的结构与功能。
潘建伟的获奖评语:奖励他在量子光学技术方面的创造性贡献,使基于量子密钥分发的安全通信成为现实可能。
潘建伟1970年生于浙江东阳,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
潘建伟长期从事量子光学、量子信息和量子力学基础问题检验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是该领域有国际影响的学者,特别是在量子通信、多光子纠缠操纵和冷原子量子存储等研究方向上做出了系统性创新贡献。
许晨阳的获奖评语:表彰他在双有理代数几何学上做出的极其深刻的贡献。
许晨阳,1981年生于重庆。2023年成为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教授。2008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现从事代数几何研究。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方案
复习计划一
高三语文复习一般分为三轮:
第一轮(2023.7—2023.1)重在全面复习,夯实基础;
第二轮(2023.2—2023.4)重在专题复习,查漏补缺;
第三轮(2023.5)重在强化训练,提高实战能力。为了使语文复习循序渐进,富有成效,现制订一个复习时间表:
一轮复习
7月7日—8月31日
①梳理必修1—5,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中的文言文知识点。
②归纳复习18个文言虚词和120个文言实词以及100个古今异义词语。
③记忆古代文化常识。
④文言文阅读训练。
2023年高考备考语文小练习12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们习惯称农历过年的那个一月为“正月”,这是为什么?一种说法认为“正岁之首月”,表示农历新年第一个月的意思。另一种说法认为“正”的本意蕴含着“正统”的意思。在古代,每年以哪一个月当第一个月,有时是随着朝代的更换而变化的。不同王朝更改了月份的次序,便把更改后的第一个月叫作“正月”。在帝王看来,既然他们占据了天下,居了正位,一年十二个月的次序,也得跟着他们“正”过来。还有一种说法是因秦始皇姓嬴名政,他嫌“正”字的读音同他的名字同音犯了忌讳,就下令把“正月”读作“正(征)月”,一直沿用至今。
《淮南子·时则训》记载,“孟春之月,招摇(即北斗星柄)指寅”。古代以北斗星斗柄初昏时所指的方位作为确定季节的标准,称为斗建,亦称月建。这是说一年的第一个月开始的时候斗柄指在寅位上,此月即为建寅之月,即正月。正月名谓的出现甚早。《诗经·小雅》有《正月》的诗篇:“正月繁霜,我心忧伤。”史传夏商周至秦汉各朝,正月的月份次序,各有一定的更改。战国秦汉年间对此尚有所谓“三正论”:认为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是夏商周三代轮流更改正朔。司马迁《史记·历书》还有记载:“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然而,诚如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所言“这并不可信”。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改建亥即夏历的十月为岁首。汉沿秦制,汉武帝时改用“太初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以后约两千年间,除王莽、唐武后等一度改为殷正、周正外,大多沿用夏正。由此可见,历史上大多王朝似乎没想到将正月和改朔“正统”绑在一起。而自汉以降,历史上那么多朝代以夏正为一年的开始,这恐怕也就是正月通常被人们视为岁首的原因。
清黄生《字诂·正》中认为:“世传秦始皇讳政,故民间呼正月之正作征音,此说非也……古者因斗柄所指之方,以其月为岁首,盖准此以为标的,故曰正,犹言斗柄所指之月耳。”由于斗建为确定月份的标准,故斗建也称为正。唐王冰注“正,斗建也”,即为此意。另外,黄生也认为,正月之正本来就有平声的读法,并非由于避秦始皇的讳而改读平声。正月写作“征月”,可知正月之正早在秦始皇之前就读平声。
如何准确解读“正月”呢?“正”在这里是“以此为正”的准则、标志。如此,“正月”即为一年刚开始时,年内所确立的标志性月份的意思。在新的一年开始之际,人们就要借“时新”而除旧布新,以新的标准、新的气象塑造人生,由此而形成一系列新年前夕和正月风俗。正月实施除旧立新的方式,见证于文献的是先秦时期的逐除。据《吕氏春秋·季冬纪》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
以上就是关于2023年高考备考语文重点关注的相关介绍,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大家有问题一起交流。